青岛地铁共青团工作概况
发表时间:2024-05-17
青岛地铁集团团委下设五级团组织共279个,团员8033人,团干部1277人。集团团委聚焦党委“1635”战略,树牢“全市争第一、全省争一流”工作目标,全面提升共青团“三力一度”,先后荣获 “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”“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十佳品牌”“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”“山东五四青年奖章”等集体、个人荣誉70余项,形成全国-省-市级荣誉矩阵。集团团委秉承“四个坚持”,为青岛地铁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
一是坚持做好党委的政治助手。集团团委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点抓实抓牢,连续3年向集团党委提报3篇青年思想情况报告,作为集团开展青年工作的参考依据,其中《青岛地铁青年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报告》入选青岛市共青团优秀调研成果和优秀政策建议成果集。开展6期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”培训班,通过“团校精品课程+集团内训师课程+国防教育”,形成“集团级-公司级-中心级”分级分层培养模式,累计为集团培养300余名政治上可靠、“急难险重新”任务前挺身而出的青年骨干。推出独具“青年味”的青年思政课,线上开设“青铁青声”专栏,推送原文诵读系列12期、身边故事系列28期,实现“网上共青团”的建设突破;线下成立“青年宣讲团”,深入基层一线讲故事、谈思想、话行动,用鲜活的青言青语,使党的理论、集团战略、先进典型、家风家教及传统文化让更多团员青年听得懂、记得住、做得到。
二是坚持做好团员青年的组织支柱。集团团委历经四次团组织架构调整,形成五级团组织架构,逐步健全团组织体系,选优配强团干部。编发《地铁集团基层团组织工作指南》等10余部指导文件,为基层团组织建设提供标准支撑。按照青年员工的班制、线路、地域等特点,开展“班团一体化”“区域建团”“新线建团”等工作,探索“将团小组建在班组上”,确定团支部委员构成、政治功能及主要工作“三个确定”,通过成立虚拟团组织,打破行政建制,构建凝聚相同地域不同专业青年的新型组织模式。
三是坚持做好集团与团员青年的桥梁纽带。将规范开展“青年会客厅”作为青年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“1+1+N”的重要手段,累计收集一线心声600余条,100%公开回复,推动青年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。针对各场段青年员工长期处于“两点一线”,生活单一但需求多元的现状,实行有场地、有标识、有设施、有规范的“四有”标准,构建明确团组织、团干部、活动项目的“三个明确”模式,在 “8小时之内”和“8小时之外”凝聚服务青年员工,增强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。创新“点单式”青年活动,开展20余批次班组建设及“青”字号互观、互学、互促,拓宽团员青年的学习视野。
四是坚持做好“四有”志愿服务新模式。“有组织”——牵头成立市地铁志愿服务协会,开发“青岛地铁志愿服务小程序”,编制9部规章,“心馨相伴”志愿服务品牌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“十佳品牌”。“有阵地”——发挥地铁场景资源优势,打造7个市级“志愿服务站”,提供“365天不打烊”的志愿服务,服务时长超43万小时;建设3个市级“红领巾志愿服务岗”,全市40余所小学800余名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,将“先锋队、突击队、预备队”紧密融合,贯通党团队育人链条。“有队伍”——打造“青岛地铁应急响应志愿服务队”等10余支特色队伍,完成援豫抢险、青岛马拉松、城市定向赛、轨交展等20余项重大保障。“有项目”——孵化“暖心义修”“时光印象”等33个特色优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,使志愿服务成为引领地铁青年生活的新风尚。
一是坚持做好党委的政治助手。集团团委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点抓实抓牢,连续3年向集团党委提报3篇青年思想情况报告,作为集团开展青年工作的参考依据,其中《青岛地铁青年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报告》入选青岛市共青团优秀调研成果和优秀政策建议成果集。开展6期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”培训班,通过“团校精品课程+集团内训师课程+国防教育”,形成“集团级-公司级-中心级”分级分层培养模式,累计为集团培养300余名政治上可靠、“急难险重新”任务前挺身而出的青年骨干。推出独具“青年味”的青年思政课,线上开设“青铁青声”专栏,推送原文诵读系列12期、身边故事系列28期,实现“网上共青团”的建设突破;线下成立“青年宣讲团”,深入基层一线讲故事、谈思想、话行动,用鲜活的青言青语,使党的理论、集团战略、先进典型、家风家教及传统文化让更多团员青年听得懂、记得住、做得到。
二是坚持做好团员青年的组织支柱。集团团委历经四次团组织架构调整,形成五级团组织架构,逐步健全团组织体系,选优配强团干部。编发《地铁集团基层团组织工作指南》等10余部指导文件,为基层团组织建设提供标准支撑。按照青年员工的班制、线路、地域等特点,开展“班团一体化”“区域建团”“新线建团”等工作,探索“将团小组建在班组上”,确定团支部委员构成、政治功能及主要工作“三个确定”,通过成立虚拟团组织,打破行政建制,构建凝聚相同地域不同专业青年的新型组织模式。
三是坚持做好集团与团员青年的桥梁纽带。将规范开展“青年会客厅”作为青年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“1+1+N”的重要手段,累计收集一线心声600余条,100%公开回复,推动青年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。针对各场段青年员工长期处于“两点一线”,生活单一但需求多元的现状,实行有场地、有标识、有设施、有规范的“四有”标准,构建明确团组织、团干部、活动项目的“三个明确”模式,在 “8小时之内”和“8小时之外”凝聚服务青年员工,增强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。创新“点单式”青年活动,开展20余批次班组建设及“青”字号互观、互学、互促,拓宽团员青年的学习视野。
四是坚持做好“四有”志愿服务新模式。“有组织”——牵头成立市地铁志愿服务协会,开发“青岛地铁志愿服务小程序”,编制9部规章,“心馨相伴”志愿服务品牌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系统“十佳品牌”。“有阵地”——发挥地铁场景资源优势,打造7个市级“志愿服务站”,提供“365天不打烊”的志愿服务,服务时长超43万小时;建设3个市级“红领巾志愿服务岗”,全市40余所小学800余名少先队员参与志愿服务,将“先锋队、突击队、预备队”紧密融合,贯通党团队育人链条。“有队伍”——打造“青岛地铁应急响应志愿服务队”等10余支特色队伍,完成援豫抢险、青岛马拉松、城市定向赛、轨交展等20余项重大保障。“有项目”——孵化“暖心义修”“时光印象”等33个特色优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,使志愿服务成为引领地铁青年生活的新风尚。